加快固废资源转化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leyu网站登录    发布时间:2023-11-10 11:32:33

  深入推进固废资源化已成为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十三五”期间,科学技术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该专项紧密面向解决固态废料重大环境问题、缓解重大战略资源紧缺、提升循环利用产业装备水平、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战略需求,聚焦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再生资源三大类典型固废,从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协同处置、精准管控、集成示范等方面部署研发任务,通过全链条科学技术创新与全景式任务布局,引领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能力的全面升级。自专项启动以来,已在工业固废建工建材利用与安全处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与高效处理、废旧复合器件智能拆解高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部分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固废资源化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创新体系,支撑了近 20 亿吨工业固废、城市矿产等重点品种固态废料循环利用,再生有色金属占比达到 30%,为破解固废污染问题、缓解战略资源紧缺和促进重点区域与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固废资源化技术丛书”将紧密结合“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最新科技成果,集合工业固废、城市矿产、危险废物等领域的前沿基础理论、创新技术、产品案例和工程实践,旨在解决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城市矿产高值再生、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系列固废处理重大难题,促进固废资源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撑固废资源化行业知识普及和人才教育培训。并以此为契机,期寄固废资源化科学技术事业能够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持续产出更加丰硕的研发和应用成果,为深入推动循环经济升级发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高铝粉煤灰温和活化与高值化利用》《再制造——助力“双碳”目标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该丛书分册。

  李会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获国家“万人计划”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战略矿产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与低碳过程研究,包括湿法冶金清洁工艺与材料工程、工业固废/危废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城市矿产战略金属精深利用等研究方向;提出“复杂矿相多场活化解聚与结构组成协同利用”等学术思路,开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基础—应用—工程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科技项目支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省部/协会科技奖励多项;培养多名优秀青年科技骨干,服务于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本书以高铝粉煤灰铝硅锂镓资源的高效提取与循环利用为特色,系统地介绍了高铝粉煤灰复杂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创新进展,内容有高铝粉煤灰的基础物性、高铝粉煤灰温和活化与矿相深度分离、脱硅粉煤灰制备莫来石基矿物复合材料、高铝粉煤灰铝锂镓元素协同提取、高碱含硅溶液制备硅酸钙和分子筛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本书的研究内容是作者团队在高铝粉煤灰铝硅锂镓综合利用领域多年研发工作的总结,旨在为煤基固废等复杂人工矿物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借鉴。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矿物加工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书,亦可作为科研工作者、工程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张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再制造工程分会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长期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相关的装备维修与表面工程、再制造工程、摩擦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废旧智能装备机电一体化再制造升级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循环经济专项、国际合作以及军队预研等2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 检索学术论文100 余篇,主编或参编论著14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6项;编制再制造国家标准24项,团体标准15项。

  再制造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高级形式,对推动我们国家产业升级转型、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书从循环经济、“双碳”目标背景下国家战略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特点、经验与问题,梳理了我国再制造产业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重点介绍了再制造设计、拆解、清洗、损伤评估、损伤修复等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再制造产品发展及技术水平。结合实践数据,以案例形式分析测算了再制造产品碳减排贡献。围绕再制造产业现状,从重要的条件出发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体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本书可供国家及地方政府循环经济有关部门政策制定及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方面技术研发人员、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参考。